北京“废品村”年交易额10亿元 回收商衣锦还乡

    盘踞小村9年多渐成最大集散地 废品围城

    在昌平区东小口镇,立汤路是一条分界线,分隔出两个世界。

    东侧一片繁华,有北京最大的社区天通苑小区,超过30万的新老北京人悠闲地生活着。

    西侧则是北京最大的废品集散地,俨然一座"废城"。

    560亩土地上盘踞了900多个废品回收站,超过3万人曾在此谋生。

    每一天,北京半个城市"制造"出来的旧木头、废铁、废塑料、废纸张,源源不断地运往废品村,然后经过简单处理后,流向唐山、保定、邯郸、杭州甚至广州等地。

    两个世界相安无事地"相守"了9年多,即将面临"分离"。

    东小口正展开拆迁工作,废品村将彻底"退出"历史舞台。

    深藏百万,却依然衣衫褴褛的"破烂王"们,大都选择另起炉灶。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北京的六环外。

    废城·印象

    废品堆积如山一切能想到的这里都有

    从立汤路往东,公交车约两站地的距离,就是东小口村。

    村里已经启动拆迁,进村的路很堵,不时有满载渣土的大货车缓缓驶出。路侧竖着一人高的挡板。废城将是下一个拆迁的目标,据镇政府透露,今年上半年肯定完活儿。

    “堆积如山”、“废品围城”,恐怕任何一个初到废品村的人,脑中都会先冒出这两个词语。

    两层楼高的废纸,扭曲成规则立方体的废铁、用绳子穿在一起的塑料瓶,刚刚肢解的家用电器,一切能想到的废品都能在这里找得到……

    各种颜色的土狗在院落间溜达。商户们租住的低矮小平房,完全“淹没”在群“山”之中。女人们站在小“山”中干着活儿,夕阳将她们的身影拉成长条。

    女人们的活计主要是分拣。外出联系业务、装卸货物,则是男人们的事儿。很多年幼的孩子并不上幼儿园,在村中玩耍,稍微懂事的孩子则加入到干活的行列,跟着大人一起做分拣。

    集散地的入口处,常年有一群装卸工等着干活,一旦有货车出入,他们便拥上去,帮忙装卸,闲时,这些男人们便扎堆抽烟、聊天。

    路边还停放着十多辆大货车,天黑后,它们会被装满废品,去往保定、廊坊、邯郸,甚至杭州、广州等地,在那里,废品会得到新生。

    废城·前世

    9年前是大坑鱼塘回收公司相中聚集

    2003年,是废城诞生之年。这之前,东小口与北京其他农村并无太大区别。

    这一年,北京城市建设加快了速度,原本聚集在四环外的废品回收站开始陆续外迁。东小口村的大片沙坑和鱼塘用地被一家废品回收公司相中。

    这片地距离居住区较远,收废品不会影响村民生活。于是,公司很快与村委会签订了租赁合同,租下了数十亩土地。

    这之后,东小口鑫发废旧物资回收中心、北京福佑鑫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、北京中海融通物资回收中心等一批大型废品回收公司,陆续赶来东小口及周边村落落户。

    幼儿园、餐馆、诊所、小卖店纷纷出现,一晃9年多,一座废城建成。

    “城”里形成了类似于“农贸市场”的管理模式,回收公司和商户分工合作,回收公司出租摊位,负责管理。商户使用公司的牌照,负责废品回收、分拣以及出售。

    废城·今生

    承揽京城业务奥迪宝马随处可见

    废品村主要由六个大的废品回收站组成,每个回收站又有几十个到上百个商户。依附于废品回收站的还有业务员、分拣员,他们承担着将这些废品再次进入“循环经济”的第一个步骤,这些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。

    经过近10年发展,这个集散地的900多个商户已经承包了北京一半以上的废品回收业务,每年交易钢铁3万吨、木材3万吨、塑料1万吨、废旧纸张2万吨。

    以每辆大货车载重20吨计算,这些废品需要4500辆大卡车运输,年总交易额达到10亿元。

    集散地也成就了一批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,在堆积如山的废品间,奥迪、宝马、本田、丰田轿车进进出出。

    一位“资深”的废品回收商户说,别看平时他们灰头土脸的,但有些人还颇有些地位。过年回家时,老家的县长还亲自到县境迎接,家乡修路搭桥、教育捐款也往往能得到他们的捐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