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最大废品集散地将拆迁
打工小学受启蒙 只身回家备高考 大学提前签单位
不再废品中淘金 走出“废墟”要在城市里扎根
“废一代”靠这门生意发起了家,却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继续在废品堆里淘金。
他们的孩子,尽管两三岁便蹲在废品堆里分拣塑料瓶,但到了6岁,大都会背着书包迈进打工子弟小学的大门……
此后,这些在废品村里长大的孩子,为了父母的期盼,独自回老家念完中学、考入大学,走上与父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。
这个寒假,再次回到东小口村陪伴父母的杨航(化名),对周边已经感觉相当陌生。当年从打工子弟小学走出后,他一路苦读考进辽宁大学,攻读计算机专业。
如今,儿时的小伙伴多数念到中学就辍学打工去了,而随着拆迁的推进,最后的记忆也将消失。
东小口村
敏感童年
教室比家明亮 发榜时最开心
东小口村的孩子们分布在村里的几所打工子弟学校上学。校长和老师多是河南人,跟家长们颇为熟稔。
振华学校是杨航的母校,一所河南老乡设立的打工子弟小学。从这所小学毕业后,杨航被送回河南老家念中学,但一放假,他就巴巴儿跑回来,去学校找以前的朋友。
如今的振华学校,已经被连绵的小平房包围,只有看到路口的大招牌,路人才知道这里有学校。校长万俊杰回忆,2004年学校刚成立时,围墙之外就是空地,视野很好。这几年,进村做生意的老乡越来越多,空地逐渐被私盖的房子吞噬。
在学校时,杨航总是骄傲而快乐的。家里虽然早早就买上了车,但父亲并不愿意在北京买房,为了照顾生意,一家人就挤在两间低矮的平房里,凳子、台灯,都是爸妈在废品里淘出来的。
在杨航的卧室,父亲专门淘来一张小桌子给他当书桌。住处常年阴暗潮湿。相比之下,教室明亮得多,况且他学习不错,照片经常登上光荣榜。
于是,每到学期末,他都眼巴巴地盯着光荣榜,关注自己的照片何时被贴上去。发榜后,他总是刻意从榜前多走几次,每次都偷偷瞄上几眼。
很少进城玩 乘公交变“敏感”
然而,学校外面的生活,却有些他不愿回忆的故事。他很少进城玩,一是爸妈没时间,二是怕被人瞧不起。
由于常年混迹废品堆里玩耍,村里的孩子身上总有些脏兮兮的,坐在公交车里,敏感的杨航能感受到“城里人”的不爽。有时车里拥挤时,身边的人会刻意避开。
于是,杨航多数时间就在村里玩,放学后第一件事,是趁着天亮把作业写完,随后,伙伴们招呼玩的声音在村里响起,十几个孩子在街巷中奔跑,不时有坐在路边的老人大声喊着“别挨道边跑,有车啊小子!”
孤独少年
六年寄宿生活 独自面对高考
振华学校,每个学期都有消失的孩子,有的是转学回老家,有的是辍学。
“都没联系了。”杨航眼中飘过淡淡的惆怅,村里的孩子们都没有手机,电脑就更别提了,离开后便很难再见面。
小学毕业时,家里对杨航的去留有了争议。爸爸老杨提出,会识字算数就成,将来跟着家里做生意,回老家找个媳妇,但妈妈并不赞成。
“我妈老叮嘱我好好学习。”村里的孩子经常被家长叫去做些简单的活儿,这是一项延续至今的传统,不少两三岁的孩子,便晃晃悠悠地在废品站里分瓶子。
但杨航干活并不多,妈妈总告诉他,要好好学习,将来考上大学,去坐办公室,干点轻松舒服的脑力活,到老了还有个保障。
为方便今后参加高考,杨航只身回到河南老家。
中学六年,杨航一直在寄宿学校里住,老家亲戚已经不多,大部分在北京做废品回收。独自在学校的日子不太好过,一些调皮的孩子会叫他“破烂王”。虽然身处在出生的地方,但他总觉着在“飘”着,千里之外的东小口,才是他的家。
自信青年
上大学刚半年签下知名软件公司
在大学里,杨航介绍父母职业时,只说在北京做小生意,但不曾提过东小口村和废品回收。
“谁也不会细问家底。”杨航解释,大学里的同学都是成年人了,聊天时并不会涉及到家庭类的话题,自己也没必要张扬。
记者见到杨航时,他正在父母开设的分拣站里帮忙。有几名新雇来的分拣工让他这个“知识分子”帮着办理社会保险。杨航说,他本来是过来看看父母的,但是父母很忙,他就帮着跑跑腿,这也是他假期里做得最多的事情。
对于废品回收生意,杨航没有兴趣,他的20多个伙伴中,也没有人留在村里继续父辈的生意。
虽然刚进大学半年,但因成绩优秀,杨航已经与一家知名软件集团签订协议,毕业后就能进入国企工作,而且还有望留在北京。每天坐在电脑前,不用风吹日晒,这也正是妈妈对他的期许。
回乡惆怅
父亲开回轿车弟弟越发孤僻
每次“回家”,杨航都能发现东小口村里的变化,2008年的变化很明显,村里的废品回收站多了起来,随之而来的,还有不少商店,卖衣服的、各类小超市,振华学校里的教室也变多了,老杨还开回了一辆黑色现代,出门谈生意时都使它。
弟弟杨楠(化名)因腿疾,在振华学校念到五年级就辍学了,哥哥不在家的日子,他只是在家待着,有时候整天整天不说话,“表达能力不行了”,有时候想说话却说不出时,杨楠经常憋得面红耳赤,让哥哥很着急。
“没人陪他玩。”杨航感慨着,以前他到哪儿都带上弟弟,如今,一起玩的朋友们都长大离开村里,爸妈忙着做生意,也无暇顾及。
实在无聊时,杨楠会慢慢走出去,坐479路经过几站地去立水桥,在路边买点小吃,更远的地方,他就去不了了。
难寻儿时回忆 要在城里安家
这次再回家,走在村里,看到承载着儿时回忆的那些建筑一点点消失,杨航很“闹心”,像没了家似的。他总会想起,这里曾经有家小店,去买过玩具手枪,这边有块空地,经常有老头老太太坐着晒太阳……
天气不错的时候,他就带着弟弟在村里溜达。尚未拆迁的振华学校,是他们最爱去的地方。看着那些嬉戏打闹的孩子,仿佛旧日时光依旧。
只是,当年的朋友们早已散落天涯,有的在其他城市闯荡,有的跟着父母回老家生活,更多的,则不知去向。“废一代”们渐渐老去,新的一代却向往着新的生活。
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了废品村,杨航打算着,毕业后先在公司干着,争取能够创业,努力挣钱,在城市里安家,一个稳定的、不需要总是搬迁的家。
随着东小口的消逝,关于童年的记忆也将渐渐远去。对于杨航来说,家乡,已经成为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地方了。
侧记
老校长的忧思
相比学生杨航的惆怅,校长万俊杰更多的是忧虑。2004年,他在东小口办起了振华学校,约有80%学生的家长从事废品回收生意。随着废品回收集中地不断搬迁,万俊杰的学校也屡次搬家,从亚运村、奥运村,一步步挪到了东小口。
“这几个孩子在老家的成绩都特别好。”在学校的光荣榜上,万俊杰指着几个孩子的照片告诉记者。而孩子能从振华学校毕业,考上北京本地的好学校,更是他的高兴事,中国农业大学、辽宁大学……说起这些,他如数家珍。
不过,更多的孩子选择了中途退学,有的孩子宁愿在饭店当服务员,也不愿在废品堆里寻生计。
随着拆迁的推进,学校即将分流,他还有机会再办起一所学校,看着老乡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吗?
不再废品中淘金 走出“废墟”要在城市里扎根
“废一代”靠这门生意发起了家,却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继续在废品堆里淘金。
他们的孩子,尽管两三岁便蹲在废品堆里分拣塑料瓶,但到了6岁,大都会背着书包迈进打工子弟小学的大门……
此后,这些在废品村里长大的孩子,为了父母的期盼,独自回老家念完中学、考入大学,走上与父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。
这个寒假,再次回到东小口村陪伴父母的杨航(化名),对周边已经感觉相当陌生。当年从打工子弟小学走出后,他一路苦读考进辽宁大学,攻读计算机专业。
如今,儿时的小伙伴多数念到中学就辍学打工去了,而随着拆迁的推进,最后的记忆也将消失。
东小口村
敏感童年
教室比家明亮 发榜时最开心
东小口村的孩子们分布在村里的几所打工子弟学校上学。校长和老师多是河南人,跟家长们颇为熟稔。
振华学校是杨航的母校,一所河南老乡设立的打工子弟小学。从这所小学毕业后,杨航被送回河南老家念中学,但一放假,他就巴巴儿跑回来,去学校找以前的朋友。
如今的振华学校,已经被连绵的小平房包围,只有看到路口的大招牌,路人才知道这里有学校。校长万俊杰回忆,2004年学校刚成立时,围墙之外就是空地,视野很好。这几年,进村做生意的老乡越来越多,空地逐渐被私盖的房子吞噬。
在学校时,杨航总是骄傲而快乐的。家里虽然早早就买上了车,但父亲并不愿意在北京买房,为了照顾生意,一家人就挤在两间低矮的平房里,凳子、台灯,都是爸妈在废品里淘出来的。
在杨航的卧室,父亲专门淘来一张小桌子给他当书桌。住处常年阴暗潮湿。相比之下,教室明亮得多,况且他学习不错,照片经常登上光荣榜。
于是,每到学期末,他都眼巴巴地盯着光荣榜,关注自己的照片何时被贴上去。发榜后,他总是刻意从榜前多走几次,每次都偷偷瞄上几眼。
很少进城玩 乘公交变“敏感”
然而,学校外面的生活,却有些他不愿回忆的故事。他很少进城玩,一是爸妈没时间,二是怕被人瞧不起。
由于常年混迹废品堆里玩耍,村里的孩子身上总有些脏兮兮的,坐在公交车里,敏感的杨航能感受到“城里人”的不爽。有时车里拥挤时,身边的人会刻意避开。
于是,杨航多数时间就在村里玩,放学后第一件事,是趁着天亮把作业写完,随后,伙伴们招呼玩的声音在村里响起,十几个孩子在街巷中奔跑,不时有坐在路边的老人大声喊着“别挨道边跑,有车啊小子!”
孤独少年
六年寄宿生活 独自面对高考
振华学校,每个学期都有消失的孩子,有的是转学回老家,有的是辍学。
“都没联系了。”杨航眼中飘过淡淡的惆怅,村里的孩子们都没有手机,电脑就更别提了,离开后便很难再见面。
小学毕业时,家里对杨航的去留有了争议。爸爸老杨提出,会识字算数就成,将来跟着家里做生意,回老家找个媳妇,但妈妈并不赞成。
“我妈老叮嘱我好好学习。”村里的孩子经常被家长叫去做些简单的活儿,这是一项延续至今的传统,不少两三岁的孩子,便晃晃悠悠地在废品站里分瓶子。
但杨航干活并不多,妈妈总告诉他,要好好学习,将来考上大学,去坐办公室,干点轻松舒服的脑力活,到老了还有个保障。
为方便今后参加高考,杨航只身回到河南老家。
中学六年,杨航一直在寄宿学校里住,老家亲戚已经不多,大部分在北京做废品回收。独自在学校的日子不太好过,一些调皮的孩子会叫他“破烂王”。虽然身处在出生的地方,但他总觉着在“飘”着,千里之外的东小口,才是他的家。
自信青年
上大学刚半年签下知名软件公司
在大学里,杨航介绍父母职业时,只说在北京做小生意,但不曾提过东小口村和废品回收。
“谁也不会细问家底。”杨航解释,大学里的同学都是成年人了,聊天时并不会涉及到家庭类的话题,自己也没必要张扬。
记者见到杨航时,他正在父母开设的分拣站里帮忙。有几名新雇来的分拣工让他这个“知识分子”帮着办理社会保险。杨航说,他本来是过来看看父母的,但是父母很忙,他就帮着跑跑腿,这也是他假期里做得最多的事情。
对于废品回收生意,杨航没有兴趣,他的20多个伙伴中,也没有人留在村里继续父辈的生意。
虽然刚进大学半年,但因成绩优秀,杨航已经与一家知名软件集团签订协议,毕业后就能进入国企工作,而且还有望留在北京。每天坐在电脑前,不用风吹日晒,这也正是妈妈对他的期许。
回乡惆怅
父亲开回轿车弟弟越发孤僻
每次“回家”,杨航都能发现东小口村里的变化,2008年的变化很明显,村里的废品回收站多了起来,随之而来的,还有不少商店,卖衣服的、各类小超市,振华学校里的教室也变多了,老杨还开回了一辆黑色现代,出门谈生意时都使它。
弟弟杨楠(化名)因腿疾,在振华学校念到五年级就辍学了,哥哥不在家的日子,他只是在家待着,有时候整天整天不说话,“表达能力不行了”,有时候想说话却说不出时,杨楠经常憋得面红耳赤,让哥哥很着急。
“没人陪他玩。”杨航感慨着,以前他到哪儿都带上弟弟,如今,一起玩的朋友们都长大离开村里,爸妈忙着做生意,也无暇顾及。
实在无聊时,杨楠会慢慢走出去,坐479路经过几站地去立水桥,在路边买点小吃,更远的地方,他就去不了了。
难寻儿时回忆 要在城里安家
这次再回家,走在村里,看到承载着儿时回忆的那些建筑一点点消失,杨航很“闹心”,像没了家似的。他总会想起,这里曾经有家小店,去买过玩具手枪,这边有块空地,经常有老头老太太坐着晒太阳……
天气不错的时候,他就带着弟弟在村里溜达。尚未拆迁的振华学校,是他们最爱去的地方。看着那些嬉戏打闹的孩子,仿佛旧日时光依旧。
只是,当年的朋友们早已散落天涯,有的在其他城市闯荡,有的跟着父母回老家生活,更多的,则不知去向。“废一代”们渐渐老去,新的一代却向往着新的生活。
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了废品村,杨航打算着,毕业后先在公司干着,争取能够创业,努力挣钱,在城市里安家,一个稳定的、不需要总是搬迁的家。
随着东小口的消逝,关于童年的记忆也将渐渐远去。对于杨航来说,家乡,已经成为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地方了。
侧记
老校长的忧思
相比学生杨航的惆怅,校长万俊杰更多的是忧虑。2004年,他在东小口办起了振华学校,约有80%学生的家长从事废品回收生意。随着废品回收集中地不断搬迁,万俊杰的学校也屡次搬家,从亚运村、奥运村,一步步挪到了东小口。
“这几个孩子在老家的成绩都特别好。”在学校的光荣榜上,万俊杰指着几个孩子的照片告诉记者。而孩子能从振华学校毕业,考上北京本地的好学校,更是他的高兴事,中国农业大学、辽宁大学……说起这些,他如数家珍。
不过,更多的孩子选择了中途退学,有的孩子宁愿在饭店当服务员,也不愿在废品堆里寻生计。
随着拆迁的推进,学校即将分流,他还有机会再办起一所学校,看着老乡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吗?